俄罗斯考虑放弃唯一航母有啥隐情 技术困境、战略转向与大国海军的隐痛!

kube (6) 2025-07-13 17:23:17

俄罗斯考虑放弃唯一航母有啥隐情 技术困境、战略转向与大国海军的隐痛! (https://www.olegood.com/) kube 第1张

俄罗斯考虑放弃唯一航母有啥隐情

  【俄罗斯考虑放弃唯一航母有啥隐情】7月11日,俄罗斯《消息报》披露一则震动国际军事圈的消息:俄罗斯国防部正考虑彻底放弃修复现役唯一航空母舰“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”号。这艘承载着苏联海军辉煌遗产、象征俄罗斯大国地位的巨舰,或将在服役34年后走向拆解场。消息背后,是技术断层、战略收缩与地缘博弈交织的复杂图景。“库兹涅佐夫”号的命运转折始于2017年。彼时,俄罗斯海军启动对该舰的现代化改造,计划通过更换动力系统、升级电子设备、改造甲板等工程,使其重获战斗力。然而,这场耗资数十亿美元的维修工程,却因一系列灾难性事故陷入停滞:2018年10月:承载航母的PD-50浮动船坞沉没,70吨重的起重机砸穿飞行甲板,留下直径5米的破洞,直接导致维修进度推迟两年;2019年12月:焊接作业引发火灾,过火面积超600平方米,2名士兵死亡、14人受伤,动力系统严重受损;2023年试航失败:原计划2024年交付的航母因动力系统老化、八台锅炉仅四台可用,最高航速跌至18节,且航行时浓烟滚滚,被西方媒体嘲讽为“烧煤船”。截至2025年7月,维修工作已持续8年,耗资超5亿美元,但航母仍未能完成海试。俄罗斯联合造船集团承认,国内已无法生产大型蒸汽轮机,关键零部件如舰载雷达芯片、动力密封件等因西方制裁长期缺货,甚至需依赖“拆解旧舰获取备件”。

  “库兹涅佐夫”号的困境,本质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航母工业链断裂的缩影。苏联时期,所有航母均在乌克兰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建造,该厂掌握着大型舰艇制造的核心技术,并拥有一支技术娴熟的产业工人队伍。1991年苏联解体后,俄罗斯不仅失去船厂,更丧失了完整的航母工业体系:基础设施缺失:俄罗斯唯一能容纳航母维修的PD-50船坞沉没后,虽通过合并两个小型船坞重建设施,但稳定性仍存隐患;人才断层:俄罗斯军工企业长期面临人才老龄化问题,许多参与航母设计的工程师已年过七旬,年轻一代缺乏实战经验;技术依赖:航母动力系统、舰载机等关键领域仍依赖乌克兰供应。例如,为“库兹涅佐夫”号提供锅炉的乌克兰曙光厂,如今宁愿将燃气轮机出售给埃及,也不愿与俄罗斯合作。

  俄罗斯军事专家私下坦言:“我们连一艘新驱逐舰都造不出来,更别说航母了。”这种技术断层,使得“库兹涅佐夫”号的维修成为“不可能完成的任务”。

  放弃航母的决策,更深层反映俄罗斯海军战略的重大调整。俄乌冲突爆发后,俄罗斯国防开支明显向陆地作战倾斜,航母这种“烧钱机器”难以获得足够资源。与此同时,俄罗斯对海上力量的定义正在发生变化:“航母无用论”抬头:俄太平洋舰队前司令谢尔盖·阿瓦基扬茨公开表示:“传统航母已不符合俄罗斯需求,昂贵且脆弱,将被无人机和反舰武器迅速摧毁。”他主张将资源集中于核潜艇、高超音速导弹等“非对称作战”领域;

  “区域压制”模式:俄罗斯科学院研究员克拉姆尼克指出,航母在远洋空中支援中不可替代,但现阶段俄海军更依赖岸基航空兵、无人机和电子战系统构建“区域威慑圈”。例如,在黑海方向,俄军通过部署S-400防空系统、苏-35战斗机和“口径”巡航导弹,已实现对乌克兰海岸线的有效封锁;地缘政治考量:若放弃航母,俄罗斯将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常中唯一没有航母的国家。但俄方认为,与其维持一艘“半死不活”的航母,不如将资金用于提升核潜艇部队和北极军事存在——这些领域更能体现俄罗斯的战略优势。

  “库兹涅佐夫”号的命运,与中、美、印等国的航母发展形成鲜明对比:中国:辽宁舰(“库兹涅佐夫”号姊妹舰)近年年均出海超200天,舰载机日均起降50架次;山东舰载机数量提升20%;福建舰已进入电磁弹射测试阶段;美国:11艘核动力航母全球部署,“福特级”航母搭载F-35C舰载机,具备隐形作战能力;印度:拥有双航母战斗群,“维克兰特”号虽历时23年建造,但已实现自主建造;俄罗斯:唯一航母长期滞留船厂,作战能力几乎为零。2016年叙利亚行动中,“库兹涅佐夫”号虽完成400余次作战飞行,但返航后因故障提前退役维修。

  这种差距,折射出俄罗斯海军从“全球霸权”到“区域防御”的战略收缩。正如俄军事专家丹德金所言:“放弃航母不是技术问题,而是俄罗斯必须面对的现实——我们已不再是那个能同时建造多艘航母的超级大国。”

  目前,俄罗斯国防部尚未正式宣布放弃“库兹涅佐夫”号,但海军和联合造船集团已开始讨论其“退役后的价值”。一种观点认为,该舰可拆解为废金属,所得资金用于建造新型护卫舰;另一种观点则主张保留舰体作为“海上博物馆”,以维系国民对海军的认同感。

  无论最终命运如何,“库兹涅佐夫”号的谢幕都将成为俄罗斯海军史上的转折点。它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终结——当别国继续追逐“更大、更快、更强”的航母时,俄罗斯已悄然转向无人、隐形、快打的“非对称战争”模式。这或许不是最体面的选择,但却是俄罗斯在资源有限、技术断层和地缘压力下的现实出路。

THE END